三分钟让您了解他的发展史人民防空(civil air defence),简称人防,对外称“民防”。 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,其任务是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危害,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 我国人民防空的两个基本性质:一是和平时期进行人民防空建设,二是战争时期开展人民防空袭斗争。 我国的人民防空工作,自1950年10月经党中央批准,已走过70年的光辉历程。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: 一、初创阶段(1950-1968年) 时代背景:新中国成立,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频频骚扰我国重要城市和经济目标。 党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人民防空委员会,并于195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,确定“长期准备,重点建设”的工作方针。 重点在省会城市和沿海大中城市中开展人防工作。 二、全民备战阶段(1969-1978年) 时代背景:国际局势动荡、核大战一触即发。 1969年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组长的全国人民防空领导小组,日常工作由公安部移交总参谋部。 1971年召开第二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,1972年,毛泽东提出“深挖洞、广积粮、不称霸”的号召。 1975年,邓小平接任全国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组长。 1978年召开第三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,确立了“全面规划,突出重点,平战结合,质量第一”16字建设方针。 三、调整改革阶段(1978-1985年) 时代背景: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中国进入一个新时期,突出以经济建设与中心,人防开始向平战结合转变,结合基本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是解决城市人民防空的重要途径。 1980年,邓小平批准“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投资占民用建筑总投资的6%”,1981年,中央决定将各级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改为人民防空委员会,1984年,国务院、中央军委发布了《人民防空条例》。 四、全面发展阶段(1986-1996年) 时代背景:由和平转入动荡,苏联解体,东欧巨变,美国称霸,海湾战争爆发。 进入平战结合,全面发展新时期。注重提高战备效益,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以上海为例:1981年,上海的人防工程60%以上利用起来,用于开办旅社、餐馆,商店等,逐步实现“平战结合,为民造福”。 “七五”末,全国平战结合利用率达34%,年产值达30多亿元。从业人员12多万人。 20世纪90年代,东欧巨变,苏联解体,美国称霸。 我国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下,确立了新时期打赢现代技术,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。确立了“战时防空,平时防灾一体化”的方针。 在人防机关建设上,提出“准军事化”的要求。 1994年成立“国家防防动员委员会”,李鹏任主任,人民防空委员会纳入国动委,办事机构仍在总参谋部。 五、依法建设阶段(1996年至今) 时代背景:整体稳定,但全球动荡点不断增多。 1996年颁布我国第一部《人民防空法》。 截至目前,共召开了7次全国民防空会议。 人防工作紧盯国际格局、与时俱进,不断向信息化战争防空袭,防空防灾相结合民防体系,多手段全面依法管理转变。 针对当前形式,习近平提出了“战时防空、平时服务、应急支援”的工作方针。 2020年,是人防民防空成立70周年,谨以此文,献礼人防。
文章分类:
人防行业动态
|